九三读小说网www.93du.org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三读小说网 > 春来花开上:北方来信 > 《春来花开》下:花语外传(一十二)

《春来花开》下:花语外传(一十二) (第2/2页)

下午,刘桂雷买回两只耳环,比上次那个还漂亮,儿媳妇帮着带上,说好看极了,咱妈年轻十年,进模特队没问题。儿子说,妈妈现在也能进模特队。黄芸英说,你们又给我花钱,我心里更难受。儿子儿媳对对眼色,不知说什么好。

晚饭上,话题转到刘桂花和陈方春身上,刘桂雷说,妹妹给那个人做饭,一个月一千五太少了吧。黄芸英说,原来给两千的,让她婆婆挡下了。媳妇说,一千五不少了,不就做做饭。刘桂雷说,里边有生活费呢。媳妇说,他还能吃多少,不过,跟文化人在一起学点修养。刘桂雷说,学什么修养啊,别时间长了,学出不少毛病,看着别人横竖不顺眼,你看他那窝整修的跟个宫殿式的。媳妇说,人家城里人讲究卫生干净,这也是毛病?刘桂雷说,所以啊,怕妹妹学他那些农村人不待见的古怪脾气。媳妇说,你到底要说什么啊?刘桂雷笑笑,不再说话。

黄芸英从两人的话里琢磨到一点模模糊糊的担忧,这担忧,让她想来想去,渐渐清晰了。

黄芸英娘家祖父是前清秀才,她小时候认识不少字,十五六岁看过《红楼梦》,脑海里有不少浪漫的幻想;刘桂花父亲读过一年私塾,喜欢读书,会木工,曾在黄芸英村里跟着师傅做活,别人休息的时候抽烟喝茶侃大山,他跑到主人家屋里找书看。那年,在黄芸英家给她大姐打家具,桂花父亲那看书的神态把黄芸英吸引了,两人悄悄聊天,见桂花爹吐词不俗说话隽雅,即刻生出一段赞赏。后来,两人渐渐熟悉,相互爱慕,竟成就姻缘。等出嫁到了北方庄,丈夫每次外出做活,回来都要给黄芸英带回一本书。生活不算富裕,黄芸英却很少下地干活,只干自己喜欢的事——看书,当然,里里外外的家庭生活还是要料理的而且料理的很出色,让公公婆婆说不出话,等分家后,黄芸英的自由日子更自在了。可惜,刘桂花父亲五十多岁上,被破伤风拉走生命,那段他们夫妻间相互尊重理解的美好生活戛然而止,成为她绵绵的忧伤时时的回忆。

黄芸英记得《红楼梦》上那段贾母说戏的情节,贾母明着说戏中人物,却一肚子皮里春秋,与人物臧否之中敲打多情善感的那些儿孙。说白了,读书识字多了,才子佳人心事就重,贾宝玉看过《西厢记》,便与林黛玉现学现卖,说什么“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,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”,惹得林黛玉急赤红白了脸,跟他闹,殊不知,林黛玉私下里把自己比作崔莺莺呢;书里有黄金屋有颜如玉,看多了,免不得拿自己当回书里的人,做了真以为自己是多情公子怀春女,凄凄惨惨戚戚的。

刘桂花哪里知道他哥哥嫂子老娘的心事,反复问几遍老娘,自己和陈方春之间没有风言风语,放下心来;却再见到陈方春时,少了几份天真,多了一丝留意。

黄芸英说着话,从衣兜拿出儿子刘桂雷新买的那个耳环,桂花看了说,还是我二哥有钱,丢一个买一个。黄芸英说,你这孩子不会说话啊,这是你二哥孝顺。刘桂花说,他孝顺,我不孝顺了,我哪天不去你那里干活。黄芸英说,说曹操脸白你就脸红,你比你哥哥姐姐孝顺,好了吧?见王诚杰手里拿着一个紫红色玩物,要过去仔细看了,是三只猴子木雕。问哪里买的,刘桂花说:“是陈教授上次去县城买的,说送给诚杰玩。”黄芸英说:“你这孩子,跟了陈教授不短时间了吧,却不真的了解他。”刘桂花说:“你怎么问这个了?了解什么啊?”黄芸英指着木雕说:“这叫三不猴,你仔细看看,这三只猴子,一个蒙着眼睛,一个捂着耳朵,一个遮住嘴,知道什么意思吗?”刘桂花说接过去看了看,说:“真有意思呢,这叫不看,不听,不说。”黄芸英说:“他明着给你儿子,暗里给你递话呢。”刘桂花心中一动,说:“就一个玩具,哪有这么大心机,也许陈教授就是给孩子的玩具,你想那么多。”黄芸英说:“你得空问问他,若是像我说的,他的心机就大了,若是像你说的,他就没有城府。”刘桂花说:“我找那麻烦干嘛?管他有没有城府,反正我看他是个好人。”

说归说,刘桂花还是悄悄问过陈方春。那一次,刘桂花给陈方春送午饭,让王诚杰带上“三不猴”,等到了,她故意拿着“三不猴”在陈方春面前晃来晃去,陈方春似乎看出她的用意,问她:“你心里有话对我说吧?”刘桂花控制不住,便说:“这个木雕是不是有隐喻?”陈方春说:“这叫三不猴,隐含的意思和孔子讲的’四不’差不多。”刘桂花问哪“四不”?“‘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’啊,”陈方春说,“在佛讲,叫六根清净,在儒讲,是加强修养约束自己合乎礼。”刘桂花说:“这么有意思的玩具,你怎么随意给了诚杰这么个小孩子?”陈方春笑着说:“你是不是还要问,我送给王诚杰其实是送给你的,让你琢磨体会?”刘桂花跟着笑了,说:“你成精了。”就把她母亲的话告诉陈方春。陈方春说:“老人年有文化啊,我得见见她。”刘桂花说:别,等有机会见,你现在去见她,她一定以为我们是为这个’三不猴’去的。”陈方春说:“你也成精了。”

刘桂花又问陈方春:“你不是喜欢写诗吗?你六十大寿没写一首?”陈方春说:“昨天喝高了,你来之前刚构思完,现在写给你。”说着去拿文房四宝,刘桂花收拾干净八仙桌,展开宣纸,看陈方春挥毫。

六十忆昔

犹忆当年午后茶,葡萄架下东坡瓜。

青椒绿韭红荷藕,黄犬白鹅碧水鸭。

听曲隔墙吹牧笛,闻香动菜烹湖虾。

今日寿星甲子乐,回首西山又晚霞。

陈方春写,刘桂花读,写完读完了,刘桂花说:“你这诗怎么都写的以前的事,席上的人和事一个没写。”陈方春说:“这叫避实就虚,以虚写实,写出我今日今时的心境。”刘桂花说:“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吧。”陈方春说:“你懂我心。”又说:“那天在你家看到你以前的留影,就想着写一首诗,今天又想起来了,等我慢慢写来。”

生查子·题照

灯火如春宴,长椅一小憩。双目凝笑意,长裙拥寒衣。

红尘多少劫?人生几得意?当年留温馨,今日搽梦痕。

刘桂花说:“这是写的我那幅十年前的照片吧,当时我在二哥家,吃过晚饭,在公园里散步,二哥带着相机,给怕下的。”陈方春说:“拍的水平不低啊,尤其是晚上,灯光、背影,层次感很强。”刘桂花说:“我二哥是业余摄影爱好者,等他下次来了,给你拍几张。”陈方春说好,便卷起宣纸,刘桂花说:“给我吧,将来裱起来。”陈方春说:“你要的话,我再给你写一幅,这张我留着。”于是,有展开宣纸,动手去写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