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三读小说网www.93du.org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三读小说网 > 师徒恩仇录 > 第493章 元曲小解

第493章 元曲小解 (第1/2页)

九三读小说网 www.93du.org,最快更新师徒恩仇录!

王继圣说:“韩愈,白居易,柳宗元,李商隐等大诗人都在此时出现了!

安史之乱的爆发,是唐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,最能代表盛唐到中唐的一首诗,莫过于刘长卿的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:日暮苍山远,天寒白屋贫。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。

这就是把那种艰难的人生风雨路,无奈的时代转折,那种凄风苦雨和时代江河日下的情形,表现得淋漓尽致,又因人性的温暖而打动人。

因为唐玄宗西逃,其中有一名侍卫的人生轨迹也因此改变,这个人叫韦应物!

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,十五岁时就做了唐玄宗的进士,他嚣张跋扈,狂傲横行,安史之乱,天下分崩,山河破碎,国愁家恨激起了这个年轻人的斗志,从此他发奋读书,随着大唐的末路,韦应物职任苏州。

作为一方大员,他居然一贫如洗,最后客死他乡。他忠诚诗坛,守着自己的内心,洁身自好,‘我有一瓢酒,可以慰风尘’。

受安史之乱影响的还有一个人,安史之乱,不少文人们难逃避乱,南逃的人群中有个人叫张继。安史之乱前,张继本来已经考取了进士,现在国家大乱,个人前途没有了指望,然而若没有这此经历,唐诗史上便少了一千古留名的诗篇: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,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
就是这样一首短小的七绝,竟然能够流传到了日本,受到日本的全民推崇。他们在东京仿照苏州的寒山寺,也建了一个寒山寺,因为痴迷张继,二战时期,日本攻下南京后,想掠夺《枫桥夜泊》的石碑,经过各方人士的努力,最终保下了这块石碑。

安史之乱终于平息了,然而国家的衰落已不能挽回,公元766年,唐代宗李豫时期,这时国家不景气,诗坛也不景气。

后来,白居易,刘禹锡,崔护、柳宗元等人出生,群星灿烂的时刻再一次到来。

有一个女子写下一首诗:知迎南北鸟,夜送往来风。

她就是后来才貌双全的薛涛。薛涛从良家子,沦为官家妓。美丽的才女,总会有无数的传说,42岁的薛涛爱上了31岁的元稹,在成都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。

薛涛在唐代是个非常独特的存在,她也是全唐诗录诗最多的女诗人。

这时的韩愈终于考上了进士了。”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色烟柳满皇都。

当时恐怕没有人能想到,日后这个屡败屡战的韩愈,会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,唐宋八大家之首。

韩愈有个好朋友,大家也都非常的熟悉,他叫孟郊,45岁才考中进士,那一天他兴奋至极,随口吟出了一首快诗: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,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
康慧心笑道:“孟郊怎地如此得意忘形?”

王继圣道: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首诗,你会发现,古人的浪漫超过了我们的想象。

当时的朝廷对新科进士举办了那么多眼花缭乱的庆祝活动,也会让我们现代人都心生羡慕。

在唐朝平均每年录取进士只有二三十人,难度可比今天的985和211要难得多啊!

所以朝廷对新科进士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,比如说“杏园探花”。

唐朝的科举考试是在秋天,而放榜却是在第二年的春天,这时正是春风荡漾,百花争艳。然后在所有进士中选取两个最年轻最英俊的号称探花使,探花使骑上高头大马,在长安城所到之处要采摘名贵花卉,最后带着花返回杏园。

但其他人也不是闲着啊,他们会比两位探花使稍微晚点出发,也是到处折花,一个个新科进士策马扬鞭,釆踩一路的花,听一路的赞叹。总之就是一场盛大的狂欢,最后结局就是大家大醉而归。

这就是诗中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的由来。

第二项是“曲江宴”,就是把宴会设在曲江岸边的亭子中,宴会的当天,曲江亭被装饰的非常的华丽,宴席上摆满了各种美食美酒,参加曲江宴的学子们会身着盛装,皇帝,宰相王公大臣也会亲自参加。

宴席间还会按照古人曲水流觞的习俗,将酒杯置于流水中,酒杯流到谁面前,就罚他饮酒作诗,称为曲江流饮。

庆祝活动第三项是“雁塔提名”。雁塔就是大雁塔,每年的高考放榜之后,新科进士都要雁塔登高,留诗题名。象征由此步步高升,平步青云。

新科进士们在纸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籍贯,然后再作文一篇交于专职石匠,刻在大雁塔的石砖上。雁塔题名最着名的要数白居易了。白居易27岁进士及第,在同时考中进士的17人中最为年轻。所以白居易兴奋之余挥毫写道,“慈恩塔下题名处,17人中最少年!“

每次给新科进士举办这些活动时,长安城几乎都倾巢而出,万人空巷。有些富贵人家还要借机给自己选女婿呢!

把以上这些都了解了以后,再来读这首诗,是不是感觉完全不一样了?当时的孟郊都45岁了,前两次都没考过他都想放弃了,但是他的母亲却让他坚持考第三次,老天有眼,这次终于考上了!你说他能不欣喜若狂?我们都知道孟郊写诗以苦寒着称,所谓郊寒岛瘦。但这首诗却是春风得意的一首快诗。孟郊上任后就把母亲接到了身边,才有了后来的《游子吟》。

787年,顾况家里来了一个16岁的少年,他说他叫白居易。顾况看了看这个少年的名字,当场笑道:长安米贵,白住可不大容易啊!

但是当他读到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”时,禁不住拍案叫绝。

就中唐而言,如果单以诗论最具标志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,当属白居易。

多年后,白乐天走过了他坎坷的大半生,我们似乎又听道:我闻琵琶已叹息,又闻词语重唧唧,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。

而这时的刘禹锡22岁中进士,24岁授太子教书,可谓前途一片光明,却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23年。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