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三读小说网www.93du.org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三读小说网 > 玉暖云烟 > 第10章 童年往事之三

第10章 童年往事之三 (第1/2页)

九三读小说网 www.93du.org,最快更新玉暖云烟!

那天晚上,筱玉去到了老外婆家。

看到的都是从老到少,从大到小的张张笑脸。

舅外公知道筱玉没吃晚饭,把湖藕炖腊排装了满满一大碗给筱玉吃。那个香啊,筱玉后来一想起,就咽口水。

老外婆特别交待,要让筱玉好生安歇在这里,才肯去睡觉。

筱玉才上床睡觉,外公就在外面喊了。舅外婆让筱玉不要起来。就听得外间舅外公告诉外公,筱玉就睡在这里。外公就回去了。

老外婆其实是外婆的继母,但是这个家的人都特别喜欢外婆和妈妈。

那个夜晚,筱玉觉得特别温暖。哪怕经过爸爸曾经住过的地方带来的冰寒,都被这家人的温情给融化了。

老外婆家虽然是地主出身,但从没有做过恶事和坏事。

好多年前,老外公救了一个有背景的人物,那人说这地方日后会土改,让老外公把田地都分出去。老外公也听了他的话,散了土地和家财。后来划成份时,成了富农。由于老外公还为御敌出了力,家里人不但没受什么罪,老外公还是贫协主席。

如果老外公家是作恶多端的人家,想必周边的人也不会同意吧。

可见,不论何种身份,人心都是有善恶之分,大家的心都是明镜的。可能也有在祖屋的原因吧。如果奶奶和爸爸不搬出来,是不是奶奶不会死那早,爸爸多少有人帮些呢?她恨极了冲口的人,冷血无情不说,还心肠狠毒。

七舅参军不久,外婆病了,一直不好。

期间,外婆还来过农校一次。

筱玉好高兴!第一次产生不想去学校读书的想法,要一直陪着外婆就好。

寒假筱玉去看外婆,外婆就只能躺在床上了。她陪着外婆,也不是那想出去玩了。

外婆说嘴里没味,筱玉跑去小店子买红姜给外婆吃。

吃了红姜的外婆说嘴里有味了,笑着对筱玉说,“玉儿真孝心,到底是外婆带大的。”

外婆夸她,筱玉开心得笑了。挨着靠在靠着床边半躺着的外婆,她觉着这样很踏实很幸福,只是外婆为什么要病呢?外婆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?

外婆对她说,“玉儿以后要好好读书,考上大学。好吗?”

她看到外婆眼里居然有泪,那时的筱玉并不知道这是外婆遗愿,只想哄着外婆开心些,“好!外婆,我以后考上大学。”

外婆摸着筱玉的头发,笑了,“玉儿能读完大学,外婆就开心了。”

筱玉发现外婆眼睛里有闪着的光亮。

“我会让外婆开心的。”

那年暮春,外婆走了。筱玉再伤心地哭,外婆也回不来了。

晚上她梦见外婆从棺材里坐了起来,筱玉高兴地靠过去。外婆说口渴了,筱玉赶紧地去学校附近人家讨了水给外婆喝,外婆喝了开心地笑着夸筱玉好孙。醒来后才知是梦,她失落了,却又奇怪,外婆怎么在小学操坪前的草地上起来的?

五年级筱玉受了委屈,找妈妈帮忙,妈妈不信她的话。

过年的时候,她就去找外婆的坟山,没有找着。又不敢要大人陪着去,因为他们忌讳那种地方。明明是自己最亲的亲人,为什么要忌讳?她不解。

那一刻,她更是恼当地葬人习俗。为什么那天送外婆上山后,大家都要从另外一条路上回去?开始去时太匆忙,她没记得住路,回来的路象绕迷宫般还远。她是真的迷糊了。

筱玉想去告诉外婆,玉儿被老师天天欺负,妈妈不帮忙。

高考后那年暑假,筱玉从雨虹家出来,又去那片山地寻外婆的坟山。都不是她记忆中的样子,仍是没能找着。

她是想要去告诉外婆,玉儿高考考砸了,不会有希望,但她准备下学年复读,一定要考上大学去。

那个时候她非常恨自己无能,连个墓地都找不着。她迷了路,在山里转了好久才出来。

再到后来,她不敢去找了,因为她食言了。连外婆的遗愿她都没能实现,她怎么让外婆开心呢?去了也没意思,外婆肯定不高兴。她就是个没用的人。

七舅去了部队,读四年级的筱玉还真不负众望,成为和七舅写信的最佳人选。

外婆过世,妈妈不让筱玉告诉七舅,说起外婆临走时的交待。

但筱玉知道,那时正值自卫还击战。七舅上了战场。外婆家那一带,有几个同去参军寄了骨灰盒回来的。外婆听说后有多担心儿子的安危,可想而知。

外婆却是和家人说了,一定要让七安心在部队。七回家前,谁都不要告诉七有关自己的事情,哪怕是自己哪天过世了。

能有这种家国情怀的人,真的只是普通的农家妇吗?她笑那些说外婆读书读呆了的人,这世上谁聪明谁呆真不好说呀,因为自以为聪明的人,世上比比皆是。懂不了外婆,就不要说话,听着都让人无语。

七舅从部队回来后,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外婆坟前大哭了一场。这个在外婆过世时,已摸到敌国后方去侦察的军人,那一刻肯定感应到外婆的呼唤和叮咛吧。他就是因为带着这种心有灵犀的母爱心声,终于和战友一起完成了任务,安安全全地回来了的。

上战场子弹都不长眼,何况跑到敌人后方去了,那得有多危险。外婆的祈祷,老天应是听到了的。否则七舅在更加危险的地方,还能回得来。

爸爸是在筱玉读三年级那年摔了腰椎的。确切地说是二年级下学期,她记得那时都可以打赤脚了。那天她放中饭学回家。

妈妈在家里心神不宁地给姐弟俩煮着饭菜。她照常说去喊爸爸回家吃中饭,妈妈说不要去喊了,爸爸不在学校里。后来她还是听别人说,爸爸是县里来人,用担架抬走的。

那个时候,农校通共没几个人。老师都是农业局派过来小住的。培训班结束,这些老师就离开了。长住的老师只有杨伯伯。

学校里一开培训班,爸爸前前后后都是最忙的。那些杂活多是付钱去请的周边农村人。自己能做好的事,爸爸就不去请人。准备工作要做好呀。

就是这样,爸爸在给学员宿舍的窗户换玻璃。以前这样的事爸爸也没少干。但那天爸爸突然眼睛发黑暗晕,从窗台子上倒在了窗户下面水泥阴沟的干条上,腰被枕,动不了啦。

夏天的时候,爸爸回家养伤了。

翌日,县委组织部部长代表组织来农校看望爸爸,要爸爸安心养病。部长说,爸爸就算失去了工作能力,国家也会养爸爸一辈子。

爸爸说医生讲,即便治好了,恢复都得一年。恢复好了,也是干不得重体力活。

部长说爸爸本来就是管理人员,要做什么重体力活,这都是应该安排别人去做。

听爸爸说这里面都是些文职人员,他就要爸爸请人,他也会向上级反映,安排一个这样的人来农校做体力工作。爸爸这种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是农校断不能没有的。他和县委都会多方打听哪个地方能彻底治好爸爸。只要有希望,组织将不惜代价替爸爸治病。那时爸爸的药费都是实报实销。

后来,罗姨进到农校,就是做这种工作的人。女人得了这份工作做不了,那也是她的丈夫来完成。上面又还安排了余姨。这就是当年的弊端,有了人员空缺,全被关系户占了。

当时小小的筱玉缩在一边,把组织部长的话全听进去了。

部长走时,揉了筱玉的发顶一下,和爸爸说,就看在这么可爱的孩子份上,为了这个家,爸爸也要对治好自己病有信心。

那时筱玉才知道,爸爸对于农校,作用很大。

爸爸有能力,又肯学。总是能自己解决就解决了,他似乎是不爱提要求的人。

她还记得爸爸学财务是农校老会计许奶奶教的。许奶奶说爸爸学东西快又好,已是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。她对这个学生是极为欣赏。后来,农校没调来出纳,爸爸替。总务一时到不了位,爸爸替。

她以前回忆起这些往事时,其实很不理解爸爸。爸爸有文化,又那样聪明,能力又强,为什么放着农校那样好的跳板不跳,要守在农校?为什么不象别的人那般跳去县城当领导?直到傅伯伯说爸爸讲是老县长的嘱托。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