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三读小说网www.93du.org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三读小说网 > 四合院前传,轧钢厂风云 > 第57章 离开之前

第57章 离开之前 (第1/2页)

九三读小说网 www.93du.org,最快更新四合院前传,轧钢厂风云!

第二天一早,天刚亮。

在村里鸡鸣、鸟叫声中,易中海两口子穿衣起床洗漱。

弄完后,大伯娘就已经起来,开始在厨房收拾早餐了。

昨天晚上剩菜比较多,所以早餐做的很快。

半个小时不到,十几人的早餐就做好了。

大爷爷家,早就分家了,老爷子跟着大儿子过,其他的儿子分出去单过。

就大伯一家,子孙后代就十几个,也算是人丁繁盛了。

吃完早餐,易中海两口子,在大爷爷,大伯,大伯母面前,恭恭敬敬的分别磕了三个响头。

然后收拾行李告别。

回来的时候,两大藤箱礼物,加上本地采购的,整整一马车,离开的时候,两个空箱子,两个包袱。

易中海两口子感慨着往村口走去。

大伯喊道:“等下,我去送你。”

说罢,进牲口房,套上牛车,让易中海两口子坐上。

牛车上放了一筐杏子,一筐梅子,一包面粉,一块干腊肉,一大把粉条,一大袋子干海鲜。

易中海立马反应过来,“大伯,这是干什么?”

大伯抽了一口烟袋,嘿嘿的笑着:“送你的,里面还有十斤新面,紧急磨的,就是让你们带回去尝尝。”

“吃住你家,走的时候还带这么多的东西像什么话?”易中海高声反驳道。

大伯一脸不高兴的说道:“中海,这是长辈给晚辈的礼物,你还不能不拿,正所谓【长者赐,不敢辞】,好生拿着,再说你回来花了这么多钱给我们送礼,孝敬长辈,我们还不能礼尚往来了?”

“都是本地特产,能值几个钱?”

大爷爷家的大人们跟着劝,连小孩子们都非常懂事的叫着海叔,海爷爷的让他收下。

易中海无奈的,只能接下,在众人视线中,跟着大伯,坐上牛车,缓缓的往村外走去。

等到了村口,又是一群人等着。

都是易中海送过礼物,或者帮忙下地干过农活的家庭。

大家身边都放着不少特产。

也不管牛车上放不放得下,也不管易中海的推辞,不断的往牛车上放。

最后一辆车实在装不下了,易白军又赶了一辆牛车过来,后面还跟着书记和乡长。

在大家伙儿的帮助下,又是一车装满。

原来书记和乡长给易中海送来了,青岛军管会的一封表扬信,一张奖状,两张路条,两张介绍信,一袋面粉,一袋干海鲜。

望着满满两车东西,易中海哭笑不得,刚还在感慨回来一马车,走时空箱子。

这下算是遭到打脸了。

看着车上的礼物,其他东西都好说,麦收后,第一茬新面是给客人吃的,这即是表达了对客人的重视,又是请客人品尝一年的收获,是自己勤劳的展示,哪怕是以前常年很少在村里,也知道这个典故,因为家里以前,从小也这样。

易中海在心里思索,“是自己做错了吗?”

“或许是吧,从回来,我就没有关心过乡亲们过的好不好?”

“能不能吃饱?”

“我走后村里都经历了一些什么?”

“日本鬼子和秃党有没有欺负村里人?”

“哪些家庭遭了灾需要帮助?”

“这些我好像都没有关心过,也没有问过。”

“这不正常啊,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?”

“都是沾亲带故的,怎么做到的漠不关心的?”

“恐怕在乡亲们心中,自己回来这十几天的表现,估计有些看不起村里人吧。”

这下子易中海总算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做人情关系,礼尚往来。

哪怕再穷,我也不想欠你的,欠的要还,腰杆要硬,不想让人看不起。

17岁之前没经历过,17岁之后就是逃亡,后来又遭受排挤,对人情往来的认知,这是第一次摆在了眼前,给易中海上了生动的一课。

昨天晚上才跟大爷爷告别,今天一早回礼的都准备好了,想必不少人一夜都没怎么好好睡觉吧。

易中海望了一眼大伯,大伯微笑着点了点头,脸上还带着一脸疲惫。

这让易中海心里很不是滋味,除了父母,很久没有人这么真心对他了。

易中海起身跳下牛车,李兰也跟着。

两口子站在一起,非常严肃的对着四个方向,分别鞠了三个躬,然后又在村口牌楼下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。

又让李兰拿出一个手绢,把村口的尘土,包了满满一包。

然后在书记那借了一支钢笔一张白纸,在上面写下了三十多次,易中海北平房子的地址:北平城,东城区,帽儿胡同,南锣鼓巷95号,中院,易中海。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