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三读小说网www.93du.org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三读小说网 > 白衣江边高考少年行 > 第18章 父亲行动

第18章 父亲行动 (第1/2页)

九三读小说网 www.93du.org,最快更新白衣江边高考少年行!

次日上午,沙志坐班车回家。他家乡穆城镇是穆城乡政府驻地。虽说是镇,但只是老百姓口头上的镇,并不是真正的建制镇。

尽管不是建制镇,但一如那些依着大河大江发展起来的古代名城一样,也有着自己长长的历史。

宋朝以前的历史已经不可考,但“穆城”二字来自于一代英雄岳武穆却非常清晰。当年岳武穆筑城驻军,军旗猎猎,枕戈待旦,在县志中留下了明确记载。

如今,岳家军的辉煌喧嚣已远去千年,但诸如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”的壮怀激烈却依然在家乡父老中口口流传。

除了穆城外,白衣江流域还留下了岳城、武城、跑马、洗马等一系列与岳武穆有关的地名。

穆城镇最早的核心地带在白衣江东支的江滨。白衣江在广阔的土地上纵横奔驰,曾经形成了拥有众多干支流的复杂水系。经过多年改造,现在在芙蓉县南部一带还保留有西支、中支、东支三条干流。

小镇以前主要在江滨发展,那里地势高耸,大概是岳武穆当年筑城的地方。现在因为防汛的缘故,江滨一带已经基本不住人,保留的建筑主要是一些仓库。

粮食仓库北侧,多年前修建了一个大型水利排灌设施,地跨大堤内外,隶属于小镇电排站。

当时为了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,配套建有一个烧煤的蒸汽动力系统,安装在一栋巨大的橙红色建筑内,同时在橙红色建筑旁边竖起了一座高大的烟囱。

现在小镇的电力供应已经基本正常,烧煤的蒸汽动力系统早已废弃,巨大的烟囱也早已失去往日的功能,但是作为小镇地标却保存了下来。

地标上不知用什么材料刷上去的“农业学大寨”几个大字,历经无数风雨依然清晰可见。

以高耸的地标为核心,小镇逐渐从以前的南北两条主街道中间发展出一条向西的街道。

西街两旁种的是法国梧桐。经过数年生长,法国梧桐已经长大,大碗粗细的树干上面,浓绿的枝叶向四方伸展,几乎遮住了整个西街的天空,洒下一地浓阴。

沙志现在的家位于西街中部。刚到家,才说出学校今年的高考情况,沙志立刻被父亲带着去见回老家探亲的郑伯父。

郑伯父是沙志父亲过去的领导,七八年前带着一家老小搬去了芙蓉市的市区,但他父亲郑爷在市区住了一阵后因为不习惯又回到了小镇上,独自住在小镇最北边的一栋红砖房里。

过去郑伯父和沙志父亲在一个单位工作的的时候,两家虽然住在单位的不同大院里,但两家之间都很熟悉。自郑伯父搬走后,他的两个儿子时不时会回来,沙志见过,但再也没见过郑伯父夫妇。

一进郑家大门,沙志立刻认出了郑伯父夫妇,但郑伯父夫妇却没有立刻认出沙志——他们没有怎么变,沙志却已经长高长大,当年的小孩已经成为了高三学生。

留着短头发,有着一张圆圆脸的郑伯母笑着说:“时间过得真快,小志长得快不认识了,记得比我家小丫头只大一岁。”

郑伯母边说边看着沙志。她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工作,只有最小的女儿还在市区读高一。

身材瘦高瘦高,脸上棱角分明的郑伯父点头说:“嗯,有点以前的样子。”郑伯父是个比较严肃的人,好几年不见依然是一幅严肃的面容。

“认不出我了?”沙志笑着对郑伯母说,“我还是能认出您和伯伯。记得以前帮您取电影拷贝,那种装拷贝的铁箱子四四方方,箱子上面有个把手用来提,旁边还有个小挂锁。”

“对对对,那时候小志会主动帮忙,是个很勤快的小家伙。”郑伯母连用了几个“对”,眼中闪烁着快乐的光芒。

郑伯母以前在小镇的时候,负责出售班车车票并负责小镇的电影拷贝接送。新的拷贝通过班车从县城运来后,郑伯母从司机手里接收并送往小镇电影院,同时将放映完的拷贝交给司机运回县城。

穆城乡虽然是个大乡,但只在穆城镇有一家电影院,每次只有一部拷贝需要接收或送走。那时班车在小镇并没有车站,有的只是个固定停靠点,地点在沙志住的那个大院里。

只要沙志在,都会主动给郑伯母帮忙,将已经放完电影准备运回县城的拷贝箱放到车厢顶上去,再从车厢顶上取下新运来的拷贝箱。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