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三读小说网www.93du.org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三读小说网 > 人在春秋,我真的不想穿越啊! > 第488章 新的局势

第488章 新的局势 (第1/2页)

九三读小说网 www.93du.org,最快更新人在春秋,我真的不想穿越啊!!

楼武反而问道:“父亲的意思是应该去吗?”

讲道理,楼武将会是韩厥的女婿,女婿去丈人的军团服役,于当代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。

楼令好几次服役都是去旬氏能够掌控的军团,得到了足够的保驾护航。

只不过,韩厥除了对赵武表现得比较溺爱之外,对待儿子、族人只能说正常,与外人相处模式则是秉承公事公办的态度。

讲事实,身处高位愿意公事公办,才是最正确的掌权方式。

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?韩厥没有少往自家扒拉好处!

一边往自己扒拉好处,一边表现出公事公办的态度,偏偏韩厥懂得名声的经营,委实是获得了不小的名望。

当前各个掌权者,他们其实都会往自己家扒拉好处,只是多数人并未干“又当又立”的操作,乃至于一点都不加掩饰。

这样楼令明白了一件事情,结合韩氏一直在经营善射的名声,认为韩氏掌握了某种程度的人设经营学。

那么,韩厥会用什么态度来对待未来女婿楼武呢?

能够肯定的事情,韩厥的“真爱”是赵武,不会分多少“爱”给楼武,乃至于会用非常严格的标准来要求楼武。

有了那些心理准备的楼令,他并不觉得会是坏事。

“可以去。”楼令说道。

楼武立刻一副高兴的模样,说道:“那明年我就去。”

楼小白看着一脸高兴的楼武,心里苦笑:“我这个傻弟弟啊!”

作为大哥的楼小白在思考要不要提醒弟弟一下,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提醒了。

韩厥会严格要求楼武不是坏事,乃至于故意刁难,只要楼武没有生命危险或不致使残疾,吃上一些亏对楼氏和楼武都是好事。

起码能够让楼武知道自己在韩厥心目中的地位,是吧?

那么,韩氏会让楼武死亡或残疾吗?

一旦楼武真的死亡或残疾,不管是不是楼武命中有此劫,反正楼氏一定会调查,看调查的结论是什么,来采取应有的行动。

回到一开始的话题,韩氏有让楼武携带弓箭手吗?

楼武讲出了答案:“并没有特别提起。”

没有特别强调?

楼令多少是懂了。

那是韩厥给楼氏一个选择的机会,愿意分享远程部队的战法,等于楼氏向韩氏服软的同时,双方的关系完全可以更亲密一些。

直白点说就是韩厥没有死心,讨要的方法变得更为温和罢了。

楼令不需要在这一件事情上做更多的权衡。

直接点,楼令哪怕要服软,不可能以这种方式对韩氏服软。

国家层面讲的是:器与名,不可以假人。

家族层面讲究的则是:知识不可以外传。

掌握了远程攻击方式的楼氏,不用其它战法战术取得什么成就,仅仅依靠这一项本领就能够安身立命,乃至于可以“吃”几百年的红利。

楼令手里是还握着其它的王牌,问题是东西再多也属于自己,凭什么送出去呢?

身价几亿、几十亿、几百亿的人那么多,怎么不见他们拿出财产遇人就送?

现在,楼氏遭到韩氏的施压就要将远程战法送出去。

以后再施展出其它战法战术,有家族进行索要,难道也要送出去吗?

事实上,楼氏这一次被韩氏施压就送出去,固然是让韩氏感到满意,同时也给楼氏贴上了软弱可欺的标签,以后自认有实力的家族都会欺上门了。

同理,哪怕钱是大风刮来,送了一次之后,也怕一次次被打秋风。

“不会给你弓箭手。”楼令说道。

楼武可能没有意识到正在发生什么事情,怔怔地说道:“孩儿没有提到要弓箭手。”

坐在旁边的楼小白暗自翻了一个白眼。

当然,楼小白没有瞧不起楼武的意思,心里也清楚楼武为什么会表现得那么“单纯”。

无非就是教育之下的产物。

作为一个春秋时代的家族,一家之主安排子嗣和族人学习,过程中会植入一些观念。

例如,族人必须效忠家主,对子嗣的要求更细和分工更明确。

关于“我给的,你才能要;我没有给,你不能抢”这种观念,每一个一家之主都会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植入每一名子嗣的大脑。

温情脉脉之类?小家庭才追求,主要也是能抢的就那么多,出乱子也会限定在很小的范围。

大家族太有人情味的话,只会让一些人有了不该有的追求。

历史上有着太多类似的例子,皇帝(一家之主)给了某子嗣不该有的希望,致使该子嗣的野心一再膨胀,发生子弑父或兄弟相残的事情,国家(家族)爆发了大乱,一乱波及的人可就多了。

以为只有诸夏文明会那样教育?其他文明一样有,欧陆文明甚至研究出了更细化的子嗣教育方案。

一直到现代,西方文明仍旧在采取“主次分明”的教育方案,大家族的子弟分工明确,平民阶层根据经济实力区分“精英教育”和“快乐教育”。

事实上,在西汉之后,诸夏文明的皇室教育体系就“崩坏”了,不是其它什么的崩坏,特指在教育皇子方面趋于“公平化”,没有了春秋或战国时期那种明确的界线。

所以了,当前时代不是只有楼令在搞区别对待,每一个家族(含公室)都对子嗣采取区别对待。这种教育方式是好是坏?看实际的情况,总体来说得到了应有的效果。

出征归来的楼令倒是有打算回到封地,实际情况却是不允许。

楼小白带着任务回去“太原”。

相应的缴获以及战俘,一应被楼小白带了回去。

在楼小白回去的途中,他将代表楼令巡视沿途封地的情况,随后等候楚国那边前来赎买战俘。

楼氏有什么需要又是楚国能够提供的,楼小白需要尽快列出一个名单,等楚国那边来了人,再跟他们讨价还价。

留在“新田”的楼令与楼武?

楼令时不时需要参加一场高层会议,平常找机会与身份差不多的人社交。

作为二代的楼武同样有自己的社交,大多是结伴外出狩猎。

“大家族以及有早做准备的家族还撑得住,多数家族已经在破产边缘。我打算建议充分利用诸侯,用作干扰楚国,需要得到你的支持。”

今天,智罃来到老楼家,与楼令闲聊一小会,提到了主题。

“不好吗?”楼令说的事情是中小家族撑不住,大家族又能够展开盛宴。

智罃瞪大眼睛看着楼令,说道:“好是好,可是太危险了!”

那是实话。

一个国家的中层崩坏太严重,怎么可能不是大影响。

很多家族破产的话,大家族是能够再扩张,很现实的是大家族也要考虑能不能养得活。

另外一点,太多家族破产,晋国绝对会内乱,双重难题爆发出来,国家一定要衰弱下去。

智罃盯着楼令,非常严肃地说道:“吃肯定要吃,吃相不能太难看,也要顾及时局。”

楼令立刻表现出受教的态度。

这也是他们足够亲近,要不然智罃才不会教训楼令呢。

“舅哥的意思是,一再召唤诸侯南下,不一定需要真的跟楚军大战,只是想用一再南下消耗诸侯与楚国的国力吧?”楼令逻辑清晰地问出来。

智罃猛点头,欣慰地说道:“跟你商讨就是愉快。”

那些想法智罃跟很多人说过,大多就是有听没有懂,搞得他都怀疑自己的口才了。

楼令有些话必须问,也就问道:“上军佐的意思是?”

智罃苦笑说道:“家主支持倒是支持,只是认为不该由旬氏来提。”

这里有其原因。

晋国不是派了一个申公巫臣去吴国吗?几年的时间过去,吴国之君一度称王,到现在对晋国也是爱搭不理的态度。

仅仅是吴君寿梦称王这件事情,一搞就搞得提出扶持吴国方案的旬氏很难受。

明明晋国是要扶持吴国,结果吴君寿梦称王,并且还无视晋国的好意,能不能视作是外交事故?那肯定能!

所以是,旬氏已经摊上了大事,导致现任的旬氏之主中行偃不想再多事。

楼令知道智罃过来寻求支持,只能是智罃并不放弃。

“舅哥还找了谁?”楼令问道。

智罃一脸苦涩地说道:“我拜访了中军佐和上军将。中军佐很赞同我的提议,但仅是赞同,不会正式表态;上军将的态度是,我玩得太过复杂,认为很难把控住局势,代表郤氏表态接受结果,但是不会掺和过程。”

“计划很好,只是确实很难把控。”楼令心想。

刚刚打完一场旷世大战,作为胜利方的晋国这边很难受,战败一方楚国又能够好受到哪里去?

双方都能知道对方很难受,有这个结论作为前提,互相都不会放弃,认定咬牙撑过去就将获得最终的胜利。

在那种想法的支撑下,晋国和楚国都不可能放弃继续采取动作,再艰难都会支撑到实在撑不下去的那一天。

没有这种认知的话,晋国或楚国根本不配竞争天下霸主的宝座。

“最重要的是齐国。只要齐国不出现问题,其他国家不是什么大问题。”智罃特地来找楼令,不光是要一个态度,主要是楼氏负责与齐国进行邦交。

楼令正色说道:“我会严密监视齐国,必要的时候会亲自过去。”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