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三读小说网www.93du.org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三读小说网 > 给古人直播美食,他们都馋疯了 > 第240章 冒籍

第240章 冒籍 (第2/2页)

于是,朱祁钰再次命礼部斟酌。这一次,礼部没有再犹豫,他们坚持认为科举应以正统年间的定额为准,若文字合格者众多,可适当增加名额,但不得超过二十人。至于岁贡,自景泰六年以后,亦应恢复正统年间的制度。

这一决策最终得到了景帝的采纳,此轮争论的结果,确定以正统年间定额为准,预示着科举配额制度将重新启用。

明朝科举分卷制度,在中断四年后又得以恢复。

但南北分卷,又衍生出另一个问题——冒籍。

今天有个类似的说法,高考移民。

景泰五年礼部弹劾,景泰四年北京录取的举人中,有十二人是南方文人冒籍参加考试。

王者炸鱼塘,北京土着怎么抵挡得了。”

十万伏特:谁不想参加北京高考,外地考生卷生卷死,生病左手吊针,右手还得写作业。

我爱花花:高考大省,地域模式。

糊糊:“科举考试自古以来便有严格的户籍报考原则,这一制度并非明朝所创,唐、宋、元三代便已确立。

明朝洪武年间,这一制度得以延续并进一步强化。洪武三年,朝廷明文规定,科举考生需由本乡本里举荐,经州县审核后,方可参加乡试。洪武十七年,科举重启,再次强调考生需经有司保举,逐级上报至布政司进行乡试选拔。

这一制度的设立,旨在确保科举考试的公正性,通过乡里或有司的举荐,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考生的品行和才能。然而,实际操作中,这一制度并未得到严格执行。

如王守仁,虽在北京长大,却仍需返回浙江参加乡试,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的负担。而一些考生为求功名,不惜冒籍他乡,以求更易中举。

历史上,不乏冒籍报考的先例。洪武年间,便有考生跨省报考并中举的记录。永乐年间,更是频繁出现此类现象。这些考生往往来自科举竞争激烈的南方省份,他们利用各直省乡试录取不拘额数的机会,冒籍他省,以求更易获得功名。

由于当时科举录取制度的不完善,这种违规现象并未得到及时纠正和惩罚。

宣德元年,朝廷开始实行定额录取制度,解额成为各直、省的稀有资源。这一制度的实施,使得科举竞争更加激烈,也使得冒籍报考现象愈发严重。一些游学矫诈之徒,见他方解额稍多,便纷纷冒籍入试,严重损害了当地考生的利益。

为了遏制这一现象,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首先,加强了对考生户籍的审查力度,对于冒籍报考的考生,一经查实,即取消其考试资格。其次,加强了对举荐人的监管力度,对于举荐冒籍考生的乡里或有司,将追究其连带责任。此外,朝廷还加大了对科举作弊行为的打击力度,以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。

尽管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但冒籍报考现象仍时有发生。这不仅损害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,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,更直接损害了当地考生的利益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